科学思考的思考
第一,人在大部分时候都不思考。 第二,不思考也没关系。 第三,人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思考。 面对陌生的局面和不熟悉的事物,你需要思考。 思考力应该优先用在跟自己有关系的事儿上,对无关的事儿少说话。
脑动脉瘤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破裂,一旦破裂就可能是个大事儿,所以的确有的医生会建议患者立即做手术。但是为了不犯错误,你最好先把事情搞清楚。你要是思考的话,有三个事实值得你了解一 第一,健康人群中也有2% 的人,有脑动脉瘤。他们毫无症状,感觉良好,要是不体检根本不知道自己有。 第二,有研究做过专门的统计,一个没出过血的脑动脉瘤,如果栓块比较小,未来的发病率只有 0.05%。 第三,一切手术都有风险,脑手术的风险尤其大。说白了,脑动脉瘤是个常见现象,不作手术发病率也很低,做手术的风险却很大。那你还会建议你的亲友听医生的去做手术吗?
再说胆固醇。高胆固醇的确会增加你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你要是思考的话,有四个事实需要了解一一 第一,高胆固醇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吸烟和饮食。 第二,他汀类药物的确能降低人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效果有限。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4.4%下降到 3.4%。 第三,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发病史的、健康的人群来说,服用他汀类药物与否,对死亡率毫无影响。 第四,他汀类药物有副作用,会导致头痛、恶心、皮疼、肌肉酸痛,甚至可能让人再也不能做像跑步、舞蹈和游泳这些事情。 那如果你身上除了胆固醇高没别的毛病,你会服药吗?
过度医疗是普遍现象
我们这是个什么世界呢?是一个充满了争论、充满了博弈、有各种系统性的偏差、比较均衡,但是又不充分均衡的世界
正因为世界是这样的,你才需要思考,也可以思考。
奇迹思维
敢想,有时候也许是对的,但是多数时候肯定是错的。 第一个定律是“能量守恒” 好东西总是稀有的,稀有的东西分配到你这个不稀有的人身上,这种现象叫做“中奖”。 第二个定律是“均衡市场假设” 市场会把各种力量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以如果你指望用一种比当前这个局面高得多、稀有得多的东西来改变当前这个局面,那你就是奇迹思维。 第三个定律是“热传导” 就算你运气好,得到了好东西,你也留不住。 (重要的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高 才能留住) 不是别相信奇迹,而是别指望奇迹 认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 这是一种特权感 最好这种意识少一点
愿望思维
把自己的愿望等同于现实 这是一种错误 被愿望而不是被现实和逻辑驱动的思考。 确认偏误 一定要对愿望思维保持警觉。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以你为中心展开的,事情总是几乎随机地发生,不会总往你合意的方向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才是正常的,当你做出一个判断的时候,如果这个判断正好顺从了你的情绪,你应该提醒自己这是不是愿望思维。 癌症和性格,心态都没关系 2010 的一项规模最大的研究,对6万人做了为期30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性格特征跟癌症风险之间、跟癌症的存活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这个研究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是在一个人得癌症之前先判断他是什么性格。这是最靠谱的,因为人得了癌症之后可能自己把癌症归结于自己性格不好,他会错误判断自己以前是什么性格。 那么如果已经得癌症了,保持一个好心态和好情绪能否有助于增加战胜癌症的概率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有人对 1000 名以上得了脑部和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做了情绪观察,结果发现他们的情绪的好坏跟肿瘤生长速度、跟他们的存活时间,都没有关系。 心理疗法或许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所有的心理疗法都跟存活时间没有关系。
大国在国际上的很多行动,有些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判断,那是不是因为领号人下命令的时候被愿望思维左右了? 不是。国际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 )做了大量研究,结论是证据不支持领导人被愿望思维影响。 政客决策有失误是正常的,但他们通常不会犯愿望思维的错误。他们有专业的幕僚,他们一天到晚干的事儿就是做决策,他们不太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圈内的人
人的大部分观点来自人群的传染,来自熏陶,来自“文化”。 这个道理是,每个人都会渴望加入一个小圈子,然后服从圈子的文化。 自己本来没观点,但是会全力以赴捍卫自己所在“圈子”的观点,这里面有道理。 尼克 • 查特在《思维是平的》这本书里列举了好几个实验,说如果你通过巧妙的设计,给一个本来没有观点的人外加一个观点,让他相信这就是他的观点,他就会去捍卫这个观点。这就好像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一旦坍缩,就从原本的不确定进入了绝对的确定性。
在《正义之心》这本书中就提出,我们对社会上的道德议题的判断,总是直觉先行,直觉先确定了你的态度,完了你再用理性去给这个态度找理由。 所以理性是服务于情绪的。那情绪又是从何而来呢?海特认为,人们对公共事务判断的情绪主要取决于对新事物的观感:如果你喜欢新东西,你就容易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如果你不喜欢新东西,你就容易成为保守主义者。
刘易斯认为人的很多最初观点是来自于小圈子 刘易斯称之为 “内环 (Inner Ring)”。可能是你的家庭,可能是你少年时代总在一起玩的一伙人,可能是你们“单位”的人,你内心深处会有一个最有归属感的、可能是非正式的小圈子。最初因为非常偶然的原因,这个圈子里的多数人对这个社会议题是这个看法,结果慢慢地,所有人就都是这个看法。
群体思维和群体压力 人最在乎的还是自己最有归属感的那个圈子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人们对网上的声音没有那么在意,但是人们会很在意所在圈子的观点。
故事思维
讲故事是最好的传播手段,但不是理想的思考方式。 故事强化了主要冲突,简化了复杂因素。
第一个效应叫“主旋律”。用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描写一个复杂的过程。 真实的大事件往往不是按照任何人的意愿走的。 现代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动机、信念、意义都是人的错觉,是人在事后给自己讲的故事。你是先因为某个非常浅、非常偶然的原因采取了一个行动,事后为了解释这个行动,才给自己发明了“动机”。说你有什么坚定的信念、什么主旋律,什么以某某理论为指导,那都是人的认知错觉,心理学家称之为“解释深度错觉”。
第二个效应是对细节的忽略。 现在美国有个趋势大学的学费正在猛涨,涨到了离谱的程度。有些名校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超过七万美元,比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总收入还高。那学费为什么会猛涨呢?经济学家判断,主要原因是政府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助学贷款。学生既然可以拿货款上大学,就暂时不差钱,市场的需求就能保证。这个解释是对的,但是它忽略了很多细节 第一,联邦政府的助学贷款虽然高,但是州政府的财力有限,不能提供很多贷款,所以如果上州立大学,学生自掏腰包的比例是上升了; 第二,很多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高额的助学金。学费高、助学金也高,两相抵消,这只是故意走个程序、显得大学很值钱而已,其实学生实际交的钱并没有那么多; 第三,现在人们上大学的需求也提高了。美国经济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需要更多的大学生,上大学更值得了。 第四,很多人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工作,不是去算性价比,纯粹就是认为不上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他们对价格不敏感。
第三个效应是让人会渴望一个结局。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真实世界是一个“无限游戏”,没有结局,通常没有绝对的对错。
故事思维中你只考虑了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没有充分关注所有的因素,你就没法做精确预测。 故事思维会让你的情绪在两个极端来回摇摆。
我们是复杂的,他们是简单的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意思是当你评价别人的一个行为的时候,你会高估他的内部因素 一一比如说性格一—的影响,低估外在的情境之类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对于自己,我们很容易分析复杂的原因,对于不熟悉的人或人群,我们越倾向于把他们简化。
对于你的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你知道他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有高光的时刻和软弱的时刻,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你不会因为他的一个政治观点和你不同就跟他翻脸。可是在网上,你看不到对方的种种,你只能看到他的政治观点,你就容易把他视为敌人。互联网把没见过面、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了解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就好像两国交战战场上的士兵一样。
国家并不是人,国家是由很多很多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利益、观点和行为的人组成的。你要是真仔细分析,连所谓”国家利益”都是一个非常含糊的东西。
个人可以有偏好,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却是没有偏好的。阿罗不可能定律。 政客眼中的对手都是一个整体。但其实不是。
鸦片战争之前,有英国商人到广州经商,跟广州政府有很多摩擦。当时中国从皇帝到广州地方官都认为,英国商人一定是代表英国政府,商人的所作所为必定都有深意,是英国政府在向中国挑事。后来是随着广州官员对英国人了解更多,才意识到英国商人跟英国政府是两股势力,商人并不都是受政府指示的。
想要理解对方的复杂,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接触。你看看对方阵营里是不是也有那种善良的、谦逊的 、讲理的人,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批判的起点是智识的诚实
首先要控制情绪 思考:快与慢 快思考容易出现认知偏误 快速判断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
你不能盲目地坐在那里瞎想,思考必须得有方向。比如要画个思维导图,第一件事就是在这张纸的正中间,用最大的字写上你这次思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事实出发,老老实实判断,自己应该怎么说或者怎么做才能达到那个目的,这就是智识上的诚实。知道你想要什么,为了你想要的东西而努力,这就叫理性。 例子:点球不往中间踢 张伯伦罚球
是的,人做自己常做的、利益收关的事情,是非常理性的。最需要科学思考的是陌生的场面。
科学思考的首要要求是智识上的诚实。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明确思考的目标。
但是你必须想清楚。我们做一件事往往是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然后还想要另一个;人的头脑中每时每刻都有各种情绪,它们互相矛盾。 你必须放奔一些目标,控制一些绪,直面真实世界,从事实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才算是智识上的诚实。 明确了思考目标,你就有了立场。
立场,事实和观点
区分事实和观点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功 简单说,“事实”,是思考用的素材,是在外界给定的东西,不是你思考出来的东西。“观点”,则是每个人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 事实,是现在就能用客观方法证实的陈述。 (全面的事实而不是片面的事实) 观点,是主观的判断。 观点包括价值判断,个人的喜好和感受,建议,对未来的预测。 事实和观点的关系是事实决定观点。我们的思考一定是观点随着事实发生改变,而不能让事实随着观点发生改变。 立场是在思考之前就有的、可以不讲理的观点。 立场可以来自你的某一个情绪,利益,身份认同。立场当然也可以改变。 立场,代表思考的人性。 批判性思维,是从立场出发,选取事实,通过逻辑推导,形成观点。
语言,换位和妥协
人是讲理的 “奥曼协议定理”(Aumann's agreement theorem)”。这个定理说如果两个理性的人对一件事的先验信念一样,而且他们知道的这件事儿的事实是两人的共有知识,那么这两个人就能达成一致 #### 逻辑与语言 逻辑问题,通常是语言问题。人们急于表达情绪,不愿意认真体会对方的真实意思,甚至可能故意曲解。严肃的争论中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 #### 事实与视角 一个笑话:《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戏里有个配角是朱丽叶的奶娘。她 出场只有几次,台词只有几句,戏服只有一套,你在一般的介绍中可能都看不到这个角色。有一次,有人问扮演奶娘的这位女演员,说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讲的是什么。 女演员说,“呃,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奶娘......” 看到的都是部分事实 #### 立场和妥协 美国宪法 如果逻辑和事实都已经不容置疑,我们还可以质疑立场。改变立场就相当于是换个新问题思考,是跳出了原来的问题。
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争论,并不是因为争论是不可解的,而是因为解决争论的成本太高,有些话说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说明白。
用真相误导
同一个事实,不同的表述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更高明的做法是只给事实,不做任何评价,让你自己形成他想要的观点。 竞争性的真相 1 互联网拓宽了全球知识的传播范围。 2 互联网加速了错误信息和仇恨的传播。 小布什 《后真相时代》 三个策略 1.用背景衬托 绝对的事实不重要 关键是和谁比 2.提供数字 数字会立马带来多和少的感觉,人们通常不在意到底是什么数字 3.定性 二战中1/4的美军没有开枪 杀/打击 钱/货币 饥饿/饥荒
事实决定观点,观点决定行动。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谁控制了事实,谁就控制了人们的行动。
怎么不被误导 硬功夫是你要恪守逻辑。 慢功夫是你平时就要对世界上的各种事儿有一个比较靠谱的了解。 好习惯那就是听事儿别只听“一方面”,永远要听一听”另一方面”。
三个信念和一个愿望
第一个信念是,有一种绝对正确、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所有世界和一切平行宇宙中都一样的秩序。 这个秩序,就是数学。数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知识。
第二个信念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也服从某种永恒不变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科学”。
第三个信念是人可以掌握世界的规律。
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有句名言叫『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Wir missen wissen一wir werden wissen)」--这其实是一句口号,是对一句拉丁文格言的回应。那句格言说的是「我们现在不知道,将来也不知道(ignoramus et ignorabimus)
我们的愿望是,学习科学理论,会对我们有好处。 (其实我觉得可以完全按照出于满足好奇心的态度来学)
科学想要的是世界的内在规律,是求知;技术是做出一个什么东西来,是有用。
哲学家罗素说『我不敢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因为我不敢肯定那个信念 是对的。』 作家安德烈•纪德( Andre Gide)说「相信那些寻找真理的人,怀疑那些宣称自己已经找到真理的人。』
奥卡姆剃刀
可证伪 科学 karl Popper 科学的审美的取向 奥卡姆剃刀是一个哲学法则,意思是如果现在有好几个理论,都能对一件事情做出解释,都能提供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呢?你应该选使用假定最少的那个。 浅显,就是科学理论的价值观。 举例 对精神分析的批判 和 对犯罪心理学的批判 现代心理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推测别人的“动机”。人脑是个多元政体,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各种声音,代表互相矛盾的情绪,人连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动机是什么。你要非得问动机,他只能给你现编一个。尼克•查特说"思维是平的”,人的临场想法都很浅,深层动机都是讲故事。
动机没用,但是行为模式很有用。有一类常见的犯罪是丈夫杀妻子、男友杀女友。你要分析其中的犯罪心理学,你能讲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你很难预言哪个丈夫会杀自己的妻子。反倒是有人不管什么心理学,直接考虑行为模式 --比如说男方是否失业了、是否打过或者威助过孩子,是否严格控制女 方的日常活动-- 按照行为列表打个分,就能相当准确地预言女方被害的可能性。
行为模式,就是牛顿力学定律描述行星如何运动。犯罪动机,则是给你一个“天使推着行星运动”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