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

不要责备自己以前的选择,他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浓雾前也很迷茫。

决策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当然我们需要做一点科学决策 第一点就是尽量的把更多的选项给列出来

别信鸡汤

先说几个基本的科学思考(到时候再补充点例子)(当然接下来说的可能全是错的)

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说有强烈目标对人的成功有好处--而且可能还有坏处 。过于强烈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目标”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目标提供了一种追求的确定性。(例如不惜违反规则也要登珠峰的登山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机行事,随其自然,没有机会就不要硬做,机会来了就上。世界非常复杂,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可能围着你转。

不要只问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条件。不顾条件凭空设定目标是妄想。

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别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想如果失败,这个损失能不能承受。

人生的常态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就算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才是对的。

所以定目标的话,应该是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随时调整。大概就是不要all in。有点像梯度下降法。

自己的偏好

如果卷有收益的话 卷其实也可以 或者说如果是自己很热爱的事情的话 也可以去卷 但是我现在还没发现 现在自己倒是挺喜欢cs的 在这一行干下去也不错

然后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很广泛 就是说 想干的事情很多 这个世界很有趣 但是我想干的大多数都是需要烧时间的 1. 读万卷书 之前列了一个list 到时候再找出来看看

  1. 番剧 已经看了很多 但是还是很多很想看的 需要时间

  2. 自己写文学作品

  3. 自己创造动画

  4. 自己做游戏

  5. 玩那些想玩的游戏

  6. 研究计算机科学 写代码

  7. 多交点朋友 聊天 交流思想

  8. 还想认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数学 物理 经济学 心理学 历史等等

多学习 多交流新思想 这是很重要 不然只会变得很狭隘和偏激

再加几条可能是错误的判断就是 在这里的民营企业打工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除非卷到比较高的位置 大概是阿里p8这种 就算是这样 也没有超额收益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罢了) 讨论互联网什么时候能重回巅峰就好像国企大下岗的工人讨论隔壁的钢铁厂什么时候重回巅峰 遍地是黄金的年代早已经过去 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 除非下一轮新技术的突破(其实也不是 因为任何时候企业的存活率都是差不多的 只能说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有很多低垂的果实 但个人环境和大环境之间可能有巨大的偏差) 人口结构问题是这边土地最大的问题 而且基本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还有资产负债表衰退 和日本一样 也就是说 如果不润的话 留在这里可能基本上只考虑体制了 可能还有国外remote的工作 就是在这生活 不在这挣钱 当然还有自己搞个体户之类的(这挺难说的) 总之给民营企业打工是没啥前途的 除非能卷上去 或者 自己特别喜欢

东亚特色的做题家心态和道德教育,让我们经常把个人的成功归结于勤奋、认真等美德,却忘记了运气其实是人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简单的列一下 自己的可能出路 暂时不考虑后代及婚恋 其实分的也不是很清楚

好像润比成为北京人还简单一点 去北京的能给户口的单位的话 不可能买的起房 去不给户口的地方 也要 掏空6个钱包才能买郊区 户口排队10年起步 清除低端人口是这样的(草 危险发言了)

有一些是win的选项 个人感觉

学术:也就是说读研读博然后一直卷下去 卷下去 卷赢了 当然是一个win的选项 但是问题在于这条路太难了 一是上面说的兴趣广泛 其实对科研不是很感兴趣 除非利益比较大 而且国内可能只有华五及以上的cs博士才有比较好的收益 国外估计也申请不到好的学校 看硕士(读不读研究生还不好说呢)能不能出成果吧 还有就是美国排名靠后的博士 可能是低垂的果实 容易申请 而且读个博比较容易混个身份 海外好学校的博士 关键是我也不可能进去 科研也是很看运气的吧 个人暂时不倾向于选择这条路 自己也没能在同龄人中做到很好 能不读就不读吧 具体到时候在看

考研:感觉自己考试的底子还是在的 数学 英语 专业课 政治 其中英语和专业课本来就应该学好 考哪里 基本上只有2个选择吧 中大/北大(软微,深研院) 选中大 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收益 对以后的润不太友好 普通985硕也没有到乱杀的存在 而且感觉环境相对封闭 可能过的还不如本科 3年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北大或许有收益 如果只是去互联网卷的话 我觉得是没收益的 但是可能能靠学校的牌子混个好一点的央企和国企吧 (这个其实也很难说是不是一个win的选项)如果不考虑进互联网的话 那研究生就努力搞科研 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块料吧 就是稳定 当然我觉得挺难考的 或许可以看看 选这条路的2个前提 起码要花一年时间备考

总体来说 海外码农如果不是税特别高的话 是大于广深公务员的

还是有工作经验再润会好很多

出国:这个要说很多 先分地区吧

日本:有英文项目 但是整英文项目的话 以我的bg根本申请不到东大,或者京都这种层次的学校 只能考 花费倒也不是很多 感觉难度其实和考北大差不多 多学个日语 读2年 而且估计只能绑定在日本了吧 (能拿remote的机会吗 有 但不多) 回国完全没优势 不过东大的硕士 还是能难进东京google的 还是要挺努力 进日本的本土互联网大厂(indeed 乐天之类的) 给的比国内互联网大厂少 但是轻松很多 google可能还有转岗的机会润到美国(基本别想了 就是L1)但是那几年估计可以专心搞一下科研 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这么看的话 日本还行吧 remote才爽 看时间线

美国: 高风险 高收益 感觉以我现在的实力过去 就是炮灰 硕士的话 好学校申请不到的 四大没啥希望 但也是一条收益很高的路吧 大厂起薪就差不多20w刀了 多干几年之后 可能收入会有40w刀 差不多是智力一般的打工的天花板了 暂时不考虑了 因为自己太弱了 如果能卷进美帝大厂 绝对是最优解

欧陆 :具体再研究 好像工资很低 但是有很多remote的岗位吧 申请欧陆硕 就要有读博的打算了

加拿大 :bcpnp 很好拿身份 但是里面的好学校 感觉我也申请不上 试一试 3.5到4年 拿pr 读书2年 好像也有10个月的项目 一下好的学校sfu ubc neu uofV msc 9月入学7月毕业 有3年工签 省提名 但是在温哥华也是一辈子买不起房的 具体到时候再看吧 只能说 有去美帝的机会吧 但是感觉在国内积攒一点工作经验比较好 去那感觉也很难找工 有政策风险

新加坡 :很难留的 但是排名高 也不算水吧 听说很累 而且nus不一定申请的到 这bg还真不好说 有工作经历会好很多 也不太好找工作

香港:感觉很一般呀 在那里工作也不可能买房 最多是念个一年水硕 混个研究生学历 然后再考选调

考公:分2块说 怎么考上 以及 考上了又怎么样

怎么考上 毕业那年能考3次 (选调 省考 国考)

个人感觉一次根本考不上 多考几次才能上岸 要考的话 要提高概率的话 得入党(这玩意我估计是搞不来了 本科期间无望 ) 搞个法学的学位(成人高考或者网络教育)法考 还有搞个硕士学位(这个估计考虑的是香港的水硕了 这还能再考一次选调)原来 花个几年 估计也能上岸

没什么好说的 考上了 那也不折腾了 可能就考珠三角这一块吧 然后有充足时间探索自己的其他事情 坏处就是基本上跳不出去了 也没啥升职空间 是一个躺平的选项 不是一个赢的选项 如果是读海外硕的话 也能考选调 但是那润了 其实也不怎么考虑这个了

工作: 分2种

其他 比如说 家里蹲 回家思考上一年 其实也还好 毕竟本来也没那么焦虑

不想读研的原因 3年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而且没收益

公务员>国企

日本>香港

选择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可能以后还有

一个小思考

润出去容易 还是成为北京人容易

突然发现要整个香港的身份的话 不读港硕 读海外硕 然后国际工作经验 硕士学位 2个或以上硕士学位 然后去大公司工作3年的话 那个计划打分会很高 只不过之后还要7年 那这东西太鸡肋了 如果润了

就算润欧了 以后还是可以润美 以后再说吧 以后多做一点考虑

找不到工作也没啥关系 就家里蹲先吧

整理一条时间线

要投的厂 多多益善

字节 腾讯 阿里 拼多多 小红书 知乎 美团 京东 百度 滴滴 小米

找互联网工作

日常实习 全年都有

2024.2月中旬 暑期实习招聘

2024.7 有提前批 但是有可能有面评 别全投了 (有些有可能有预面试 没面评)

2024.7-9 秋招

2025.3-4 春招

高林

以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一下 阅读高林老师的精彩回答和一些精彩的话吧

Q: 你是一个少数派吗?作为一位少数派的经历和心态是什么样的?

其实重要的不是你处在什么样的立场上,现代社会的宽容或者冷漠就体现在除了收支平衡、社会地位之外没人关心你其他的东西。

你打扮的说得过去,不找人借钱,不蹭饭,还会帮人些惠而不费的小忙,出国旅游会给大家带点十几欧的小礼物而不是那个钥匙链糊弄你就是个好朋友。

至于说你的观点立场什么的,没人在乎你也犯不着去提,除非你碰到讨厌的人,那你就把你的观点包装一下轻松愉快的谈一谈顺便挖苦你看的不顺眼的人一番让他不爽也就够了。

至于网上少数派就更无所谓了,只要个人隐私不要在网上乱说,最好别太伤害处境糟糕的人就行了。因为处境糟糕的人心态容易失衡生活容易出轨,就跟火药桶一样好不好你挨着它抽根烟,它把你炸死了。

Q: 既然都看不到未来,为何你不及时行乐?

谢邀我觉得问题不太对,不应该是“既然看不到未来,为何你不及时行乐”,应该是“结局尽人皆知为什么你不及时行乐?”

因为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出戏剧,那么它的结局是最没意思的,就是死!

从那句法国某女士留下的格言的前半句,也就是“没有什么比死更确定的了”出发,那么人生说到底就是一条从摇篮到坟墓的不能回头的单向旅程。那么在这个旅程中不管你作了多少事,说到底都是虚妄的。奥古斯都皇帝在生命的最后说得“我人生的这出闹剧终于结束了”就揭示了这一点。

那么既然结局尽人皆知,作为一个从出生就注定要死的凡人,我们该不该及时行乐呢?

太TM该了啊盆友!人生和游戏一样是有结局的,但人生和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生的结局到来的时候没有通关评价,如果没有大意外也没有二周目不能继承存档的。所以当你的死的时候,你和奥古斯都皇帝没什么两样。跟更伟大的人物也没什么两样。

有人在塞维鲁皇帝的骨灰瓮上刻了一行字,以高氏翻译法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世界都装不下的你,现在被这玩意装了”。想到人生如此凄凉虚妄,难道唯一正确的结论不就是及时行乐么?

但是!但是来了啊!及时行乐具体要怎么及时行乐呢?如前所述,人生万事皆虚妄,升官发财是虚妄!征服世界也是虚妄!立德立言立功也是虚妄!如果这些都是虚妄,难道吃喝玩乐就不是虚妄了?吃好的是虚妄,喝好的是虚妄,漂亮姑娘或者小鲜肉一样是虚妄。

你当了一辈子的唐璜或者卡萨诺瓦,跟不知道多少姑娘都是真爱,和你当了一辈子机智的批评者,崇拜者遍欧洲,或者当了一辈子伤感作家,夫人们一提到你就热泪盈眶,其实和你当奥古斯都、当拿破仑、当罗斯恰尔德都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万事皆虚妄。

既然吃喝玩乐和功名利禄没有本质区别,那还及时行得什么乐?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乐了啊?这时候我们就要把那位法国女士的格言的后半句祭出来了。

那位法国无名女士的格言写全了是“没有什么比死再确定的了,也没有什么比什么时候死更不确定的了!”前半句宣布了我们生命的虚妄,后半句告诉我们一更糟糕的事实,就是这个虚妄的生命的搞不好还TM嗷嗷长!

不做蠢事何以度无涯之人生?所以说到底人生在世并不是为了不做蠢事,而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少数能让我们觉得温暖的蠢事上去。是的这句话原本是雷锋说的,高氏翻译把它翻译成中文了!

如果我们承认了这个前提,那么及时行乐的标准就有了,或许我追求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或许我做的每一件事在别人看来都是浪费时间,但是人生虚妄啊,你们干的事在我看来一样愚蠢一样一文不值。反正最后通关的时候不打分,不给整体评价,我为什么不可以走到这里就停下来?

反正世界会一刻不停的把我们推向坟墓,我为什么不可以在这个我觉得温暖的地方坐下来?是的我追求的东西是虚妄的,我的审美、爱憎都是别人灌输的,很可能我就是被一个儿时的童话误导了,但那又怎么样?难道我因此就跟你们有什么不同?

所谓及时行乐,就是为了自己生活,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不被别人引导,听凭内心的召唤。这就是最大的及时行乐。歌德在《少年维特》里让维特说“告诉你个秘密,我最骄纵的就是我的这颗心”(大意如此),这句话就最深刻的揭示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

既然都是干蠢事,为什么我还要排在别人后边干每个人都要干的蠢事?为什么我不干点我想干的蠢事?乔治三世时代伦敦社交界的三大风流浪子里,排第三的是大诗人拜伦,排第二的是日后的乔治四世,排第一的是伟大的布吕迈尔。后来拜伦死了、乔治四世胖到进马车需要坐滑梯,只有布吕迈尔,把摄政时期的风流浮华之风保持到了人生的最后。当他因为躲债流亡到巴黎的时候,法国的一票诗人作家艺术家把他当成一尊活神崇拜。有一天他跟崇拜者们一起吃午饭,有人问他“您生平最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什么?”

布吕迈尔回答“哦那是在一个下午,我坐在阳光里,看着她无声的走来,又无声的远去!”

人生万事皆虚妄,但只要你在某一个瞬间感受到了这样的温暖,你的人生的这出闹剧,就至少有了一首温柔的插曲!

Q: 你会认为,人类诞生于世界就是一种荒唐,一种错误吗?

荒唐或者错误都是用来评价选择的。也就是说你有可能不荒唐、不错误,才有荒唐、错误可言。但出生这事没得选,出生之前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被征求过意见。既然没被征求过意见,也就可以认为绝大部分人并没有选择过自己要出生。

当然你可以说不想活可以去死啊。但死是存在选择的,所以死本身事有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的。这刚好是死和出生最大的区别,死可以选择但出生没得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想活可以死”的逻辑套到出生这事上应该是“不想出生我给你塞回去啊!”但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塞回去的技术。所以我们还是得面对出生是一个我们被迫接受的既成事实这个局面。

所以既然没得选、也没人让我们选,那出生就无所谓错或者对、荒唐或者不荒唐,因为我们压根没选过。

那么从生命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既成事实这个前提出发另一个既成事实也就好接受多了。那就是这个无法抗拒的生命终究是有尽头的。

我们不由自主的被带到这个人间,幸好还有一个不由分说把我们弄走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贪生怕死反而是很奇怪的。你出生就说什么都不肯死,这和到了一个地方就说什么都不肯走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人贪生怕死的理由很多,比如人生的各种快乐、各种羁绊、让你舍不得死。但客观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两个事实。 第一你给自己找到的所有爱好、所有快乐,其实在别人眼中很可能都根本不是快乐。客观的角度说读书、听音乐、骑马、打马球、集邮、玩ps5、打奖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们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它们的。吾之蜜糖人之砒霜。我们觉得撒不开手的东西其实根本没什么可撒不开手的。

第二是你在爱、爱好、兴趣里花费的情感越多,你就越不怕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爱的人、动物、风景,都会消亡。生命尽头的德加经常用仅存的视力出门散步,但十次有八次他都会走回过去的家。那套房子值三十万法郎,他认为一个艺术家不该为了房子浪费三十万法郎所以他选择搬走。但搬走之后那房子就被拆了,他站在曾经是他的家的那条街上,背后的一切都没有改变,眼前的一切却已经物是人非。这种情况很多体验过拆迁、卖房子的人都有体会。

人还活着“但足迹已经被人擦去”,但相比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更脆弱的其实是人。我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坚强的、不言自明的。比如亲情、比如爱情。但亲人这个身份在独生子女时代往往意味着年龄的差距。当他们离去的时候我们其实无能为力。至于爱情就更是如此,我们相信爱情是人生第一大事,为了这个付出一切在所不惜。但事实上如果你要在恋爱开始的时候买个什么东西跟爱情比比寿命,我建议你买iPhone,为什么呢?因为苹果一年一换。为什么送女朋友的礼物默认都是iPhone呢?也是为了提醒大家人世无常。

生活这个乏味的旅程里,我们给自己找了各种各样的意义、追求,最后却是两手空空。但这种两手空空刚好是为了我们好。

当你意识到你体验到的爱里绝大部分是欺骗,爱你的人、动物,你爱的东西、场景、生活都已经成了灰烬。这时候默默降下的死亡的大幕就成了一种安慰。

如果有死后的世界,我爱的人、物、事都在那一边,我有什么可恐惧?如果没有死后的世界,让这个不断持续的闹剧就此收场也没什么不好。

最终让我们不畏惧死亡的其实不是智慧,而是一种厌倦。

自己为啥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中心思想就是follow your heart

To be continued...

Soviet political jokes

苏联政治笑话

苏联政治笑话是一种高级的幽默

本文持续更新

1

“什么在苏联是最常见的?”

“暂时的困难。”

“苏联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

“成功地克服了在其它社会制度里不会存在的困难。 ”

2

三个狱友聊天

“你为什么坐牢?” “我反对伊万诺维奇。 ”

“你又为什么坐牢?” “我支持伊万诺维奇。 ”

“你呢?”

“呃,我就是伊万诺维奇。 ”

........

The Meaning of Blogging

Blogging

why

为什么还要写blog, 其实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阅读量的话,把自己的东西写到公共平台会比较好。 例如公众号 ,知乎,小红书之类的平台。写在这里基本上百分百没人看。原因可能是看很多人都搞了一个blog,自己也随便弄一个吧,反正是计科的,就应该多折腾一些东西。平时自己写的东西其实也没有放到网上的其他平台,但是以后可以放到这里。 >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what

暂时想的是这个blog可以什么都写,质量可能也会良莠不齐,随缘吧,写的关于自己的思考,和所看到的思考。

花点时间写作总比花时间刷短视频好。什么不要写,或者说不能写,大抵是政治正确的事情和个人信息不要写就好了,文章本身就是带有主观性的。

想要以有趣和有用这个标准来写文章,可大抵是做不到的,如果定的太高,可能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倒是可以写很多,然后到时候自己再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Buddha-awe System note

佛畏系统 - 万维钢

/ 不纠结于语法或者错字之类的错误

前言

  • 本书目的:提供一些日常事务的“高观点〞,以此启发你建立工作、学习、做事、情感等各方面的系统,帮你提升处理日常事务的决策力。

第一章 职业与发展系统

祝君四种好运

逻辑脉络

运气分类学 -> 4种运气 -> 盲目的随机性 -> 跑出来的机会 -> 有准备的头脑 -> “人设的吸引力” 声望

神经科学家詹姆斯•奥斯丁关于运气的分类法。

第一种好运可以叫作“ 盲目的随机性”。第一种好运的特点在于它完全不可控,你只能等着。

第二种好运是 “跑出来的机会”。创造的基础是勤奋。想法行不行,你得做过才知道。你得尝 试过很多很多想法才能找到一个行的。第二种好运才是最常用、最有用的。

第三种好运是“有准备的头脑”。创造是想法的连接,而连接总是至少得有两头:面前有个想 法,你自己还得先有个别的想法,才谈得 上把它们连接起来。第 三种好运需要知识,而知识有个复利效应。就好像攒钱一 样,你的学间、经验、生意、社交网络越大,你的敏感度就会越高,而你就越有可能注意到新的机会

第四种好运可以称为“人设的吸引力”。它说的是因为你的特殊人设,自动来找你的好运一一而不用你去找。所以人生最好有点特殊经历,别跟别人一样。比别人做得好还不行,最有意思的人设是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亮点

  1. 心理学家迪恩• 西蒙顿专门研究各种创造性人物,他找到的 统一结论是这些人其实都是用数量确保质量。一个人所能找到的有影响力的、成功的创意数量,同他想到的创意总数成正比。据估算,贝多芬有722部音乐作品,巴赫有超过1000部,爱迪生有1093项发明专利,毕加素创作过约1800幅油画、1200件雕塑、2800件瓷器、1.2万张图纸,以及数不清的版面、地毯和挂毯一—其中你能记住的,被世人认可的,屈指可数。 创造力从哪里来

  2. 创造是想法的连接,而连接总是至少得有两头:面前有个想 法,你自己还得先有个别的想法,才谈得上把它们连接起来。什么是创造

  3. 举个例子,亚历山大• 弗菜明当初是怎么发现青得素的呢?弗 莱明想要观察葡萄球菌的变异情况,把培养皿在室温下放 了几天。 中间可能是有 一点衛菌偶然掉到培养皿里,他清洗培养血的时候, 发现有得菌的那一个小区城内的街萄球蘭没有生长,于是判断那 个飛菌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杀菌。 这听起来很像是第一种好运,老天垂怜,给弗菜明演示了 一 遍青得素的作用,然而这里的关键其实是第三种好运。在此之能, 弗菜明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安验。他曾经以为自己感冒时候的彝腔 黏液里有能杀菌的物质,他一直在期待培养血里发生那样的变化。 同样的现象发生在别人面前,只会被当作污染。青霉素的发现

  4. 历史证明,苏联最高领导人物勃列日涅夫,要才能没才能、要思想没思想,是苏联衰落的重要原因,而且他上台之前没有过任何拿得出手的功绩。那你说苏联那么多人,当初为啥非得选他呢?因为他履历完整啊。勃列日涅夫做过学生、当过工人、有军队干部经历,“二战” 还赶上了一个小战役(取然他没上场打仗),他在苏联几个共和国的不同岗位上做过一把手,而且他形象好、没做过坏事、没得罪过人......全苏联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勃列日涅夫。公司选领导人 都是看长处,苏联选领导人却是看“没有短处〞——这种水平的履历完整,不是普通的资历,这是运气。 勃列日涅夫

自己的想法

第一种运气无法控制就别管了,第二种运气应该积极主动,第三种大抵是注重知识的积累,第四种也别想了

秘密项目

逻辑脉络

张益唐的故事 -> 做梦(秘密项目) -> 秘密项目的关键是疏离感 -> 给出论据 《怪人:在局内人的世界里做一 个局外人》 -> 具体举例狄拉克和爱因斯坦 ->

秘密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取得进展,最终达到很高的水平。

其实关键不是全职还是兼职,关键是你做的这个项目,要有一点 “疏离感”。也就是说你不应该跟一大帮人在一起凑热闹,应该自己独立地干,因为疏离感能激发创造性。

因为“ 外来者” 这个心态,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创造是想法的连接,创造性活动本质上是一个混圈子的事情。 而越遥远的连接,往往越有意思。

如果一个人处处跟人扎堆,哪里热闹就去哪里,有什么新闻热点他全知道,有什么时髦的事情他必定跟进,这样的人日子会 过得很有意思,因为他代表所在圈子的水平一—但是他不能给这个圈子贡献新东西。

亮点

  1.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的莎朗•金有个实验是这样的: 召集一帮受试者来做那种测试 “ 创造性思维” 的题,比如说能不能发现词语之间的有趣联系,或者让你面 一个非常不同千地球人 长相的外星人。 实验中,有的受试者是来了就开始做题;而有的受试者,来 了先接收到一个“你被孤立起来了〞的心理暗示一 —实验人员会特意告诉后一种人,说我们有个组,别人都进组了,但名额有限, 所以你不是这个组的成员,你自己做。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结果那些获得孤立心理暗示的人,发挥了更大的创造性。他 们的词语题分数更高不说,画外星人更是放 飞了自我。普通受试 者画的外星人大都没有脱腐经典的 “ 火星人” 卡通形象,而 “孤立者” 却能大胆想象,他们会让外星人的胳膊腿什么的都长在身体的同一边,让眼睛长在身子下面。孤立,能让你更大胆地思考。

  2. 卡 赞 引 用 了 一些 统 计 , 说 明 创 造 力 强 的 人 物 , 常 常 是 有 点 疏 离感的人。比如艺术家和作家,小时候常常都是被视为有点怪、 有点特殊的孩子。•跟普通建筑师相比,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常常 是小时候频繁跟着父母搬家的孩子。他们对 一个地方还没熱悉, 就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内心永远都觉得自己是所在街区的外来者。

  3. 量子力学的祖师爷之 一保罗•狄拉克是个不爱热闹的人; 但你未必知道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一—因为狄拉克的童年很不幸福。 狄拉克出生在英国,但他的父母都是瑞士人,是后来移民去 的英国。狄拉克的父亲是个法语老师,要求孩子们在家里只能说 法语——狄拉克不喜欢这个规定。他认为自己无法用法语表达想说 的话,于是他干脆就不说话。狄拉克就是在这种高压家庭中长大的。他的哥哥甚至自杀了,而他哥哥自杀之后,狄拉克看到父母 很伤心,才知道父母原来是爱孩子的。 爱因斯坦就更不用说了 ,不但从小跟社会疏离,而且成为物 理学家之后也跟整个物理学界疏离。杨振宁形容爱因斯坦是个 〝孤持” 的人,并说这正是他做出伟大发现的 一个必要条件。

  4. 有时候仅仅做个孤独者,干脆不怎么跟人交流,也能提高创 造力。有一个创新理论叫“基因漂变”,它是说,有时候因为交流少,没有互相模仿,反而多样性更高。 /有意思,从来没听说过/

自己的想法

缺乏交流是很难成为高手的,或许跟领域有关吧,比如pvz这个游戏打无尽模式,以前最多打到30多波就寄了,后面才知道原来真的有方法打无数波。但是秘密项目这个想法确实有点意思。

X因素

逻辑脉络

如何判断一个想法or产品该不该继续 -> 一个判断方法:X因素(不一定科学) -> 早期的智能手机 -> 好莱坞制片 -> 如何找到x因素 ->

×因素,是能让人们为了这个因素而容忍你这款产品所有缺点 的因素。

亚当斯的洞见是,因为好产品得有x 因素,所以好产品应该是 一出来就有人特别喜欢。

这个道理是,那些最终能取得成功的好东西都是一出来就有 人知道它是好东西。

通常的情况是,成功能选代为更成功,而失败无法迭代为成 功。如果你这个东西一拿出来根本没人感兴趣,那就说明它不具 备× 因素,你再去完善它也没有生大意义。你应该放弃。

他说你不要光 听消费者是怎么说的,你得看他们怎么做。

我要说的是,写作的确是一门手艺,好好练习的确能让你越写越好,但是你最好先找到x因素再琢磨别的。x因素是什么,你得自己找,但我个人的体会,写作的x因素应该有下面这三个特征。 第一,要写的这个课题得让你激动。你迫切地想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文章提交上去,你会盼望它早点发出来。如果这个项目你只是感兴趣,但是没有产生激动感,那就是你调研得还不够。 第二,x因素一定是你某种自主的发挥。把一切都做对,开头、中间、结尾该怎么写,遣词造句技术完美,那些都不重要。你得有某种创造才行。不见得是一种明显的创造,但必须有点你自己的东西。哪怕你是给人介绍一篇科学论文,也得有自主发挥。 自主发挥是科学作家给自己的福利。 第三,写作过程应该很顺畅,这个工作应该有愉悦感。像中学生写应试作文、大学生写毕业论文那样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再下十倍功夫也没用。

亮点

  1. 好莱坞拍大制作电影的正片之前会先拍一个试片,邀请一些 观众和业内人士看看故事是否成立,值不值得投资。亚当斯曾经 去看过试片,而好莱坞的人告诉他,观众的平均反应毫无意义。 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片没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 一小搬人特别喜 欢它。如果有人 一看就特别喜欢,而且对它所有不成熟的地方都 不在乎,那这个东西就会成功。

  2. 你读本书,上个MBA班、看职场攻略、钻研创业指南,你 会学到一大堆像“创业者一定要做好的10步” 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确有用。但是把这10件事情都做好了,你只能做出一个正规的、标准的、合格的、平庸的、很可能会失败的项目一—因为别人也能做好这10件事。

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一个产品开始是没有x因素,但是改着改着就有了呢

“小” 生意人的经验

逻辑脉络

小生意人 -> 有什么特质 -> 基思• 史密斯《百万富翁和中产阶級的十大区别》-> 自己总结的3点 -> 不做就永远不行

上至大公司CE0 ,下至小生意人,没有一天到晚就盯著自己 公司内部的,都是整天在外面跑,寻找下一个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爱谈论想法,他们愿意花很多钱去得到关键的信息。

像我的毛病是,我总觉得市场是均衡的。你要跟我说现在有 个倒卖氣利品的机会,我肯定说那别人为啥不自己去批发,非得 等着咱们干。我总是假设能做的事儿都已经有人去做了。而也许 那样的生意机会 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别人就算证明它成立,也一 般不会说出来,说出来就不灵了一 一当然 “说出来就不灵了〞这句话也是我这个均衡主义者认为的。事实上,卖沙发床那个生意机 会就说出来了,还继续灵。

可是史密斯自有他的道理:如果不做,那你就水远都不会是 一个生意人。

亮点

  1. 有些说法可能混淆了因果关系

  2. 第一,你总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生意机会。史密斯没搞什么特别正规的市场调研,他只不过喜欢观察,喜欢问,有些机会就这样问出来了。 第二,这些机会常常稍纵即逝。等到市场形势变了,或者别人也发现这种机会了,你再想做就没有了。第三,成功者总是果断行动。

  3. 公司存活率无论是萧条还是增长时期都差不多

自己的想法

这个世界远远不是均衡市场,啥都得去试一试

晋升、失控和“扮演法”

逻辑脉络

小说《诡秘之主》 -> 一套非常不同于传统的晋升系统 -> 扮演法

读网络小说的一个乐趣是主人公会不停地“ 升级”。

当然你可 以说这纯粹是宅男在满足自己的幻想,真实世界里哪有这样的好事儿一一那么我要说的就是,你读的那些励志鸡汤其实也是幻想。 在真实世界里,不是说你 一门心思好好努力就能升上去的。

这可不是说真实世界有多么黑暗。我们眼中的世界是 一个充 满 矛 盾 的 地 方 一 —你 总 是 要 做 一些 不 得 已 的 取 舍 , 并 没 有 什 么 一定 正确的方向。你眼中不成功的人,也许人家选择了别的价值;你 眼中成功的人,你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我认为中国网络作家已经找到了让小说好看的秘密,而这是 现代中国人为世界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亮点

  1. 但你要从数据角度,说小说的世界观 之宏大、人物和道具之多、剧情之复杂,《诡秘之主》比几十年前金庸写的那些小说至少高出两档,比现代西方的《哈利• 波特〉 《冰与火之歌》也高出了一档。这是一部作家必须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读者必领借助百科档案标记知识点,才能写好和读好的小说。

自己的想法

这篇文章信息量倒不是很大,但是以后有空确实可以看看优秀的网文,这个失控的概念有点像赛博朋克2077里的赛博精神病

取得权力的四个手段

逻辑脉络

有能力不一定可以改变世界,有权力可以 -> 权力大概是最稀缺的资源 -> 有职位不一定等于有权力 -> 获得权力的手段 -> 什么样的人容易获得权力 ->

网上流传一句话—一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 愤怒。我觉得说得不是很准确。我感觉那些痛苦不是对自己无能的 愤怒,而是对自己无权的愤怒。

事实上,权力也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而且科学家一直都在 研究权力。看小说不如看历史,看历史不如看科学论文。综合当 前科学理解,要想取得权力,总共有四个手段。

第一个手段是“ 强势支配行为”。对他人有一个高压的姿态, 直接恐吓、打击或者压迫,通着别人听你的。希特勒的演讲为何成功

第二个手段是 “ 政治行为” 。权 力范筹中的所谓 “ 政治”, 就 是分清楚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就是跟谁结盟,就是拉 拢谁和打击谁。如果权力是上面给的,那你对下面的人再好也没用,你得跟 上面摘好关系。为了能顺畅地行使权力,你还得把持 住 下面 几 个 关 键 人 物 。

第三个手段是 “公益行为” 。博慨大方的人总是更谷易取得权 力。想要让别人拥护,最起码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给点帮助,别 人有问题你帮忙解决 一下。

第 四 个 手 段 是 “ 能 力 行 为 " , 也 可 以 叫 “ 声 望 行 为" 。 能 力 的 确有利 于取得权力一—但是请注意,必须是能给你这个团队带来好 处的能力才行。

这四个手段之中,能力行为是个硬指标。你有能力就是有能 力,没能力就是没能力,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政治行为跟机 遇一一特别是跟人际关系一一很有关系 ,受客观因素影响很大。别 人是 “二代” ,你羡慕也没用。你真正主观上可以改变的是强势支 配行 为和公益行为这两项。

研究者是从心理学“ 大五人格〞分类中的 “宜人 性(agreeableness)” 这个维度解释的。 答案是,宜人性跟权 力完全没 关系.你把宜人性想象成一条直线,它有两个端点。好的这 一端代表那些让人喜欢眼他相处的人,具体来说是那些健慨、值得信賴、 普 良 的 人 ; 坏 的 这 一端 就 是 令 人 反 感 的 ( d i s a g r e e a b l e ) 人 , 具 体 来说就是自私、爱摆弄人、爱骗人、好斗的人,我们称之为“混 蛋人格"。

第一组研究有457 个受试者,历经多年,统计结果是混蛋人格 既不能帮人获得权力,也不能让人得不到权力一—一个人是不是混 蛋跟他能不能获得权 力完全没关系。 这 个结 论非 常 强 硬 。 研 究 者 还 把 混 蛋 人格 和 其他 因 素 结 合 起 来,发现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白人还是黑人,不管你是什么 年龄,不管你当初念的是本科还是MBA,不管你从事的是哪 一 行,也不管你们公司的组织文化是更强调竞争还是更强调合作,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你做不做泥蛋和你能不能得到权力之间都没 有关系。

这个结论相当出人意料。它等于说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混蛋 得到权力的事儿都是幸存者偏差一一更我的混蛋们被权力淘汰了。

前面我们说了,获得权力有四个手段,强势支配行为、政治 行为、公益行为和能力行为。现在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其中最有 效的两个手段是强势支配行为和能力行为。你要是自己又有能力 又善于支配别人,那你天然就适合掌权。

两 组数据对此的结论高度 一致,那就是要做 一个外向的人。

外向的人有三个特点:第 一是善于社交,跟谁都能聊起来; 第二是精力充沛,每次出现都是一个很有激情、很有能量的状态; 第三是果断,有判断力和决策力,敢做主。

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在美国做的,研究对象都是美国大学生和 美国的职场,属于“ 西方怪人〞的范国。

我认为这些研究最值得读书人深思的是,有能力是远远不够 的。你需要的不是 一般的能力,而是能力行为。如果你很希望有 权力,可是你很不喜欢做那些动作,那你最好面对现实一—你可能 得不到权力。 #### 亮点

  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几个研究者2020年9月在PNAS (《美 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论文”,说的是什么性 格的人更容易取得权力。这项研究很关心的 一个问题是,那些比较坏的人、那些所谓 “混蛋”,是不是比一般人更容易取得权力。

自己的想法

很关键的一句话,如果权力来源于上级,那么对下面的人再好也没用,对上不对下负责,或许是官僚系统的一个大弊病

这个强势支配行为和宜人性不应该有很强的关联性吗 喜欢欺压他人的人必然不受喜欢呀

感觉得主动去做一个外向的人

应该是果断放弃权力的追逐,或者是去一个权力不平等指数没有那么高的地方

应该说除了权力这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其他的阶级之间的生活差距都是可以通过科技来抹平的

“利润” 究竟是什么

逻辑脉络

从经济学角度看, 我们 工作应该追求什么。 -> 追求利润 -> 马克思谴责利润 ->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两种风险 -> 公司存在的理由 -> 中国的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一个洞见 欲望的不确定性

利润是收人减去成本剩下的那 一部 分,是收获比付出多出来的部分。利润是正的,说明你的一切努 力都没有白费,说明 了社会对你的肯定。利润要是负的,就说明 你创造的价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你必须直接去市场上买卖点什么东西才谈得上利润。上班拿 周定 工资是没有利润的。哪怕你 工资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劳动所 得,是你付出的回报——这表现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没有收人。

马克思谴责利润。你开个工厂,买了机器和厂房,雇了工人, 进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产出产品,你把产品卖掉。然后你一算 账,卖产品的收人减去 工人工资、机器厂房和原材料的花费,还 多出来一笔钱,这就是利润 。你欣然把这笔钱放人自己的又袋。 马克思说且慢!工人累死累活 工作才拿那么一点 工资,你 干什么 了就拿这么我钱,你那叫剩余价值!你无偿占有了别人创造的 价值。你当然不服气。你说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组织生产,我 联系了进货和销售,我安排厂里的大事小情,这怎么不是创造价值呢? 马克思会告诉你,你做的这些事儿的确也是劳动,你可以拿 一份高工资,但你的工资不会像利润那么高。你完全可以麻 一个 职业经理人替你管理工厂。你把职业经理人的工资发了,还会剩 下一笔钱,这笔钱才是真正的利润。

崇尚市场的经济学家也算了这个账,但结果是利润好像不应该存在。

利润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解决,在经济学史上是 一个里程碑。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 奈特出版了《风险 、不确定性与 利润》一书°,提出了一个传世的洞见——利润来自不确定性。

只有一件事必须由企业家本人做,那就是风险决策。

奈特的真正贡献在于,他把风险分成了两种。 第 一种就叫“风险(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风 险。这种可以用保险解决,不需要企业家。 第 二种 叫 “ 不 确 定 性 (u n c e r t a i n t y )“ , 是 指 那 些 无 法 评 佔 概 率大小,可能从来没出现过的新事物,甚至人们现在根本无法想 象的东西。这个不确定性,才是企业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润的 来源。

现代经济学家把这个不确定性称为 “奈特不确定性 ( Kni ght ian u n c e r t a i n t y )” 。 其 实 统 计 学 家 有 个 更 科 学 的 说 法 : 已 知 概 率 大 小 的 , 叫作“偶然不确定性(aleatoricuncertainty)” ,也叫统计不确定性; 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作 “认知不确定性( epistemi c uncer tainty )”, 也叫系统不确定性。前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后者则是你想不到 的。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场竞争再充分也不可 能是绝对可预测的,未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需要企业 家在各个方向上大胆探紫。

奈特列举了不确定性的好几种来源,比如未来人又的变化、 资源的供给,等等。其中我们现代人最关注的肯定是创新。创新 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你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新技术出来,你也 不知道 一个新技术出来会不会被市场接受。

而东特更分害的一个洞见,则是“价值” 的不确定性。说白 了就是人的秋望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未来的人喜欢什么。奈特 1924 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经济学中科学方法的局限性》,说经济 学不仅仅是什么资源的有效调配,把 一个什么价值西数最大化的 问题,因为人的价值观是会变的。 人生最根本的是在价值领城中探素,是努力发现新型的价值, 而不是照者现有的价值观把生产和享受圾大化。

人生的终极任务不是满足某种价值,而是发现和 创造新价值。 因为这个见识,奈特后来被认为是个道德哲学家,而不仅仅 是个经济学家。 也因为这一点,你不需要非得是个企业家,也不一定非得拿 金钱利润。艺术家、教育家、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消费者,都可 以是价值的发现者和不确定性的制造者。 只要把周围的世界往你想的那个方向推动 一小步,就算是你 的成功。

亮点

  1. 不确定性都是从哪儿 来的呢? 一个有意思的不确定性是中国 经济学家张维迎说的” 。他说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南业活动最 大的不确定性, 是 “体制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政府行 为 的 不 确 定 性 ” 。 这 体 现 在 政 府 对 资 源 的 调 配 非常 随 意, 使 得 “ 只 有有政府关系、有政府背县的人才真敢去做企业”。 张维迎说,正是这个不确定性加剧了中国的贫富 差距。在中国市场化程度高、体制不确定性低的地区,比如浙江省,人们更富裕,但收人差距反而更低一—因为利润分布更均匀。

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需要解释公司存在的理由呢,有点像是鸟类学家指导鸟飞行一样,市场竞争远不均衡

关于中国的不确定性的这个论断一针见血

“自由的探矿者” 和“稳定的铜矿工”

逻辑脉络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创新能力不行 -> 2种选择 自由的探矿者和稳定的铜矿工 -> 中国的科研制度 -> 人工智能的小故事

鉴于我经常听人说“不图大富大贵,只要平安就好” 这种人生观,我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去做 一个稳定的铜矿工。这个选择无可厚非。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说,如果均值一样, 你应该选波动性小的那个。

“自由的探矿者〞是正确的科研制度,而 “稳定的铜矿工〞是中国的科研制度。

因为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和短期项目的诱惑,国内科学家并不容易去自由地探索一些不一定能出成果,却有可能带来惊喜的方向。

第一,学者摘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发表论文。 第二,现在如日中天的思想,刚出来的时候在领域内属 手非 主流。用谢诺夫斯基的原话来说,这是一个 “ 一小群人在对抗建 制派” 的故事。 第三,成功来自计算机科学家、生物学家、脑科学家和数学 家的跨学科合作,而这个合作完全是自发的。

科学家的首要追求并不是钱,而是声望。

因为中国实行 的是“稳定的铜矿工” 制度。 一 方面是因为我们过分追求“公平、公正” 的量化管理, 方面是因为中国收购矿石的机构,并不怎么在意你拿出来的是铜 矿石还是宝石。中国科研体系不在乎实际问题,只认论文。

以我之见,中国科研制度虽然对 “科学发现” 、对 “国家〞都没什么好处,但是对“科研人员〞很有好处。这个制度给 了科研人员稳定的收人和比较高的地位,把他们养得很愉快。这 个制度还非常可控,完全不必担心学者们做出你不喜欢的事情。

我还发现,以自由的探矿者开始的事业,总会向稳定的铜矿 工方向演化。

自由和稳定互相矛盾,声盟和位登是两种追求,创新在本质 上不可控。真正的科学家和创业者都是反版者。意识不到这一点, 谈论〝创新” 就是叶公好龙。

亮点

  1. 现在美国的科研体系正在变得 “中国化”。过去几十年美国的 科研经費呈指数增长,可是并没有得到相匹配的科研成果。科研 工作者们越来越以发论文拿经贵为目标,评价方法越来越量化。 具有跨学科眼光的“ 通才〞型人物所占比例很少,工匠式学者的 生存空间越来越大。 而这个道理是容易理解的,哪怕是 一群强盗,只要占山为王, 也会追求稳定。稳稳当当地把科研经费接下来,完成任务,实现 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的本能。

我的想法

其实量化至少也代表某种程度上的公平了

寻宝者思维

逻辑脉络

两种心态 -> 第 一种,只想做 “对” 的事儿,可以称之为“优等生心态”。 -> 第 二种 心 态 , “ 寻 宝 者 思 维 ” -> 走量 ->

寻宝者思维的关键就是要广撒网。

这是一个 “好东西〞分布非常不均匀的世界。 在你的一生之中,对你影响最深的可能就几本书,决定你前途的可能就是一两项技能,改变你命运的可能就那么几件事,对 你最重要的也许只有儿个人。 错过他们,是你不可接受的损失一 一可是你非常容易错过他 们。那你怎么办呢?

所 以 你 必 须 放 量 , 别 指 望 奇 迹 , 没 有 量 就 没 有 一切 。 查 理 • 芒 格为什么 一天到晚都在看报表?他没办法。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 只看不买,他得看过很多很多,才能选中 一个。那些最成功的科 学家为什么能做出特别重大的发现?并不 一定是因为他们多聪明, 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尝试得足够多。

抓好东西往往还意味着出手要快。有时候不能想太多 ,不能 指望谋定而后动,而应该“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 。 我的感慨是,人们搜紫好东西的 主动性太低。体制化的学校 教 育 和 按 部 就 班 的 工 作 把 人 到 服 得 太 老 实 了。 你 不 能 等 着 好 东 西 来找你,你得主动去找它们才行。就好像打游戏 一样,到任何地 方都要先搜家一番,看看有没有宝物。 这不仅仅是投资的事儿。一部小说好不好看、 一个游戏好不 好玩,有时候就取决于其中有没有宝物。真正的宝物往往不是一 分钱一分货买来的,而是你搜寻出来的。

亮点

  1. 我 看 过 有 人 发 了这 么 一条 推 特 。 他 说 2 0 1 0 年 底 的 时 候 , 凯 文•凯利的《失控〉 这本书在中国特别火,大家都在讨论,但是 他觉得流行的东西都可能名过其实。于是当时他就给十年后的自 己发了一条提醒消息,说如果到时候这本书还是很热门,他再读。 十 年 后 他 收 到 了 这 条 提 醒 , 结 果 他 感 觉 《 失 控 》, 包 括 凯 文 • 凯 利 果然都已经过气了,他很庆幸自己当初没读这本书。 这 足 一个 非 常 错 误 的 读 书 观 念 。

  2. 合 作 基 金 会 的 合 伙 人 和 专 栏 作 家 摩 根 . 豪 泽 尔 在 《 金 钱 心 理 学 》 1 一书 中 列 举 了 一 项 研 究 , 统 计 了从 2 0 0 4 年 到 2 0 1 4 年 的 2 1 0 0 0 个 风 险 投 资 项 目, 结 果 发现: 65%的项目是赔钱的;2. 5%的项目增长了10~ 20倍; 1%的项目增长超过了20倍; 而有0.5%的项目,也就是说21000 个项目中有大约100个, 最后聯了超过50倍。

  3. JP 摩根资产管理选了 3000家优秀公司,弄了个 “罗素3000 指数”。它统计了从1980年 到20 14 年,这些公司的表现,结果是: 共中40% 的公司,市值下跌超过70%,而且再也没缓过 来,等于彻底失败了; 几乎金部罗米3000 指数的收益,都来自其中7%的公司。这是同样的故事:极少数特别成功,给你带来所有的收人; 其氽的要么不挣钱,要么赔钱。

  4. 我还看过201 5 年的一项研究” ,说那些特别能产生创造性想 法的人,为什么那么有创造性呢?研究考察 了他们大脑的思考方 式,结果报关键的是他们的想法多。因为想得多,所以才容易想 到最有创造性的那一个。是数量,带来了质量。

我的想法

拼数量这个方法其实出现了很多次

第二章 学习和研究系统

全覆盖级的读书

逻辑脉络

苏轼的故事 -> 高水平读书境界——全覆盖 ->

事实上现在任何正式的学术交流,都是默认全覆盖。科学家写论文作报告不会先解释一遍专有名词和基础知识,都是上来就 说新东西。

我的体会是,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 一本书都讲些什么, 而 足 为 了 建 立 一套 自 己 对 世 界 的 “ 认 知 感 ” 。

我们读书不 能以书为本,必领以自己为本,以修炼认知感为本。 #### 亮点 1. 宋 仁 宗 二 年 , 当 时 只 有 二 十一 岁 、 巳经考中进士的苏轼,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考题是〈 刑賞忠厚之 至论 》。苏轼写下了一篇后来人选了《古文观止〉 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思想并不算特别出奇,但是其中有个小细节很有 意思。苏轼讲 了个故事,他说尧帝的时候,舉陶是司法官。有 个 人犯罪,舉陶三次提出按服法律规定必领茶这个人,而尧帝教免 了这个人三次,相当于动用了“总统特教权”。 这场考試的 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读 了苏轼这篇 文章,产 生两个感想。第 一个感想是,这篇文章的写法不是宋朝人的习惯 写法,而是他正在提倡的 “古文运动〞的新写法。欧阳修据此断 定,此文必定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所以他不好意思给第 一名, 给 了个 第 二 。 欧阳修的第二个感想是,苏轼讲的那个故事,他以前没听过。 后 来 见 到 苏 轼 本 人, 欧 阳 修 还 特 意 问 了 一下, 说 你 那 个 尧 帝 和 皋 陶的典放是哪本 书上的啊, 我怎么不知道呢?苏轼承认放事是自 己编的。

  1. 在《可畏的对称》2这本书里讲过一个关手“笑话 俱乐部” 的故事。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在一起讲笑话都不用讲全, 只 要 说 一个 编 号 就 行 。 比 如 你 说 “ A S - 1 8 ” , 我 就 知 道 你 说 的 是 一 个苏联政治笑话,我想起这个笑话就笑 了起来。而俱乐部把所有 的笑话都给编 了号。

自己的想法

个人也要努力做到全覆盖读书,知乎上倒是有一个用户竺道梓和林先生 感觉都是读了很多书

从搜索到调研的功夫

逻辑脉络

讲的是搜索和调研的功夫

罗素提出,好的调研必领满足三个要求。 第 一,要高质量。你必须園满回答 一个问题,形成认知闭环。第 二,要可信。你的资料必须有来源,来源必领具有权威性, 最好是科学论文。 第三,要表达好。你得把调研结果交付给读者,让人一看就 明白。

亮点

  1. 谷歌 (G o o g l e ) 公 司 负 责 搜 紫 质 量 和 用 户 体 验 的 研 究 者 丹 尼 尔 • 罗 素 , 2019年出了本书叫《搜策的喜悦〉 ‘。他在谷歌的后台观综丁很生 用户的搜素,感慨如果搜家引擎是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 ,那么大 多数人开车从来没超出过一挡。 有 些 人 在 搜 家 引 擎 上输 人 的 话 是 这 样 的 : 我 急 需 这 个 数 据 , 你能不能在下午五点之前告诉我? 有 人输 人的 是 :我猜 你 肯定 不知 道 ... 他们连搜家这个动作是跟计算机而不是跟人打交道都不知道。 你需要输人的是关键词,而不是礼貌的求助问话。搜素的确需要 学习,但搜紫是个非常基本的功夫

  2. 早在两百多年前,第 一部英文词典的编撰者塞缪尔• 约輸逊就已经意识到,有了〝检素〞这个手段之后,知识就已经不必是存 在在我们脑子里的东西了。约翰逊说知识有两种:你自己知道的 东西是你的知识;而你哲时不知道,但是知道去哪儿能查到的信 息,也可以说是你的知识。

  3. 比如有一次,我们讲到格拉德威尔的书中,美国中央情报局 使用“增强审讯技术” 对犯人刑讯通供的事情,有读者问,犯人 会不会用说谎的方法躲过酷刑?像这样的向题你要是直接在网 上 搜素,通常不会有现成的答案等着你,你就必须调研。 从格拉德威尔的书中,我知道肖恩• 奥玛拉的《为什么酷刑不 好使》这本书是权威科学著作。我没读过这本书,但是这个线素 已经很好了。我通过搜索找到奥玛拉本人对酷刑效果的评价。根 据这个评价,我们完全可以说,犯 人在酷刑之 下连撒谎的能 力都 已 经 没 有 了。 可奥玛拉如果只是一家之言呢?有没有事实证据证明酷刑不 好使呢?我找到 一个专门列举酷刑相关材料的网页,其中提到, 有25位审讯人员发表联合声明,说酷刑真的没用。那就算平时不 用,极端情况 下可以用吗?其中列举的研究说,极端情况也没用。 这个问题至此已经算回答了,但是我们肯定会接者问 一句, 如果酷刑没用,那什么审讯方法有用呢?我又找到《科学美国人〉 杂 志 上的 一 篇 文 章 , 里 面 列 举 了两 项 研 究 , 说 与 犯 人 建 立 亲 密 关 系是更好的审讯办法。到这一步,调研才算完成。

调研的心法

逻辑脉络

什么是调研 -> 提问 -> 逻辑脉络 -> 信息的可信性 -> 组织

  • 问题要明确 提问,已经显示了你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模型
  • 逻辑脉络 你必领时刻明确现在的提问是什么:它需要 哪些信息?你已经知道什么?你还不知道什么?前面有哪些不确 定性?你对现有信息还有什么疑惠?调研的每一步都是在填补一个逻辑空白。
  • 调研解决的主要是信息问题
  • 信息的可信性 网友说的,你听听就行。 主流媒体记者说的,你必须看他是听谁说的。合格的报道必 须给信息来源。学术论文是最过硬的参考文献。这并不是因为科学家更值得 尊敬,而是因为学术界说话非常负责任。
  • 调研必须以问题为核心,所有的提问、所有信息都是为那个核心 问题服务的。卓越的调研者应该是刻意的一一调研过程中的每 一步都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出报告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 但是得到答案还不够。罗 素 特 別 提 出 一个 概 念 叫 “ 情 境 化 ( c o n t e x t u a l i z e )” 。 你 要 把这个答案给情境化才行一一也就是说,我还需要知道什么,才能 更好地认识这个答案。
  • 最好的调研中,你不能只提供信息,你还霑要提供对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时候你还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 供对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时候你还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代,钱锺 书先生可能是中国在文学理论 界最厉害的调研者。他写文章总是炫技般地旁征博引,简直是无所不知,堪称活着的搜家引擎。你问他一个问题,他能给你列举 若 干位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亮点
  1. 我做过的第一项正式调研,大概是在读研究生时的一门专业 课上。老师给我一篇论文,让我综述 一下其中一个方法的使用情况,然后做个报告。我找到了那个方法被提出来以后几乎所有相关的论文,我总结了理论的进展和各种场合下的应用。具体的细节我都忘了,但是我记得调研完成之后的那个感觉一一这帮人搞物理研究也太容易了!其实翻来覆去,这个课题里做研究就是那么一两下子。我涨了不少自信。

  2. 比如对中文世界来 说,可能网上绝大多数有关医疗健康的信息都不靠谐。

  3.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你必须先把当前学界对这个 向题的理解给调研明白,然后在“ 当前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做你 的研究。学术界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棵严道的大树。

  4. 最好的调研中,你不能只提供信息,你还需要提供对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时候你还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高级调研法

逻辑脉络

主动调研 -> 读书 -> 采访专家 -> 到达前沿 -> 完成叙事

  • 所以读书是最划算的。当你选定 一个领域展开学习的时候, 科特勒建议你找其中5 本书来读。
  • 第一本是通俗易懂的畅销书。
  • 第二本是热门书,通俗性稍弱一点,技术性稍强一点。
  • 第三本是有专家视角的书。
  • 第四本是 一本真正的硬书,是最难哨的 一本,是这个领域的 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书。
  • 第 五本是关 于某一领域未来走向的书,它能让你感知到最前 沿的东西。
  •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小领域的关 键知识,乃至于达到这个领域最高水平认知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是“主动调研”。
  • 心法是 一定要主观地读,要带着问题和方向读
  •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为了总结那些书的 主要内容,没人会考 你。高手学习一定是以我为主,建立一套展于自己的技术基线, 作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而这仅仅是开始。
  • 这时候你需要读的是最新发表的东西,比如专业期刊的文章、 论文,菜个专家的博客、推特或者讲座。这些是专家之间的争论。 而这些最有争议的地方,怡怡也是最活跃的地方,可能就是你的 机週所在。 #### 亮点
  1. 科特勒以前给GQ杂志写稿时,对编辑吉姆• 尼尔森说过 一番话,他说:“我们杂志大概有一百万读者,而我们报道的都是全新的内容。〞对读者来说,如果你写的主题是他能读到的该领域的唯 一观点,你得确保你写的东西是对的。
  2. 读书是了解 一个领域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我以前提出过一 个概念叫 “思维密集度”,也就是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 除以你问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比如人家用了1000 个小时才写出 这么一本书,你两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恩维密集度就是500 。
  3. 科特勒建议在阅读时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 一点,领城的历史叙事。这个领城的大故事是什么,大图景 是 什 么 ? 以 前 困 扰 人 们 的 是 什 么 问 题 ? 解 决 了那 些 问 题 又 来 了什 么 问 题?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你得抓住其中的 “ 主要矛盾”。 第二点是相关的术语。什么叫 “不确定性原理” ?什么叫 “ 自 旋” ?什么叫 “ 定域性” ?这些行 话不懂,你没法跟内行交流。第 三点 ,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点 , 是 你 要 把 让 你 感 到 火 奋 的 东 西 记 下 来 。 这 些 是 刺 激 你 下 一步 思 考 的 东 西 , 是 你 行 动 的 方 向
  4.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为了总结那些书的 主要内容,没人会考 你。高手学习一定是以我为主,建立一套展于自己的技术基线, 作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而这仅仅是开始。

心流是什么境界

逻辑脉络

心流的历史 -> 心流的特征

  • 第一,注意力完全集中。第二,意识和行动融为一体。第三,内心评判声音消失。第四,时间感消失。第五,强烈的自主。第六,强烈的愉悦感。

  • 契克森米哈赖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心流跟人的幸福感和生活 满意度高度相关。幸福的人更经常进人心流,经常进人心流的人 感到更幸福。 心流,是生活给个人最好的奖励。

  • 简单说,心流,就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当下。

  • 从神经化学角度来说,心流是大脑中六种化学物质同时起作 用的结果,它们是内啡肽、大麻索、我巴胶、去甲肾上腺素、血 清素和催产素。

  • 多巴胺还和冒险有关系,而更愿意胃险的时候,你的创造力 就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心流对创造力有好处。

  • 契 克 森 米 哈 赖 曾 经 提 出 了三 个 能 达 到 心 流 的 方 法 , 一 是 即 时 反馈, 二是挑战和技能的平衡,三是明确的目标。

  • 要想进人心流,你这个工作最好有 一定的挑战性,跟你的技 能相匹配。另 一个重要做事标准是要有即时反馈。

  • 而如果这个事儿既没有当大挑战,又没有什么反馈,你慼到 简直无聊,怎么办呢?有一些特殊的办法。比如找个有危险的地 方去做这件事。

  • 更常见的方法则是增加这个事儿的新奇性、随机性和复杂性。 据有的研究说,把新奇性和不可预测性加在一起,能够让人的多 巴胺提升700%,效果基本等同于可卡因,这就是为什么打游戏和 赌博特别容易让人进人心流。

  • 科特勒有向话叫 “水远不要相信多巴胺” 。心流状态适合 工作,但不适合做重大决定。多巴股 上头状态下做的次定可能会 让你后悔。 #### 亮点

  1. 我的 一个体会是,最容易让你进人心流的,是你强烈想要解 火的 一个问题。比如搞科研,当你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感觉答 突就在眼前的时候,简直想不进人心流都不行。就连你要解决一 个电脑问题,反复尝试各种方法,也会进人心流。关键是你得非 常非常想知道答案才行。 写作要进人心流, 一定是最自我发挥。我的 “精英日课〞专 栏有一大块内容是解读新 书。我发现如果我只是在转述别人的观 点,只是概括 一下书中的内容,那就没多大意思。我进人心流, 总是在我给这些观点和内容换个更有意思的说法,或者表达一个 我自己的观点的时候。
  2. 我自己的观点的时候。 调研和写作都能让人进人心流,但是这两步一定要分开。

创作者的悖论

逻辑脉络

两种描述 -> 两种激励

  • 你要说人人都可能发财,我完全费同。但如果有人说人人都能当作家,我完全不同意。
  • 历史上真正当官当出水平的那些人,都不是为了娶宰相女儿, 也不是为了给父母争气去当官的。他当官是要施展自己的理念。
  • 创作的最大回报,就是施展 了自己的理念。
  • 前 面 第 一种 描 述 中 的 那 些 成 就 , 叫 作 “ 外 部 激 励 ” , 是 别 人 对 你的认可。第 二种描述中说的,则是“ 内部激励” ,是你自己对自 己的内在要求。外部激励对很多简单的、普通的工作非常有效, 但是摘创作,不是简单工作。
  • “喜欢=熟悉+意外”
  • 创作事业对你真正的考验在于,如果作品失败 了,你怎么 办?只为爱好、用玩票心态创作的人,会在失败的时候轻易放弃。 而轻易放奔的人做不成任何大事。 #### 亮点
  1. 《唯一的观众》这本 书的建议是,你创作,应该是为 了满足自 已一—这个唯 一的观众。不要问别人喜不喜欢,应该问自己喜不喜欢。 创作的最大回报, 是你有一个设想,然后你亲手把这个设想 给实现了

初学者之心

逻辑脉络

心理学意义上的大脑可塑性 -> 智识的谦逊 ->

亮点

  1. 这些研究认为,智识谦逊不是 一个天生的、固定的性格特点, 而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即使你现在不是这样的人,你也可以 变成这样的人。
  2. 喜欢学习新知识,对科学很感兴趣; 了解自己认知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乐于考感跟自己对立的观点,愿意跟 “对方阵者” 的人接触; 对政治议题的观点不极端,对死刑、移民之类的观点没有什 么“ 坚定的信念〞; 善于从多个视角考忠问题,能采纳别人的视角; 有安全感,相信自己得到了亲友的关爱; 愿意跟人交往,会倾听他人的声音。
  3. “邓宁- 克鲁格效应” 说,越是一知半 解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越是真实水平高的人,越 能容观评价自己的水平。
  4. 阿什顿说,专业技能的最后一步就是初学者心态的第一 步——了解你的假设,知道你为什么作出这种假设,以及什么时候 暂停你的假设。
  5. 要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正确认识,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个题目 给别人讲讲。很可能 一讲你才发现,中间有很多过程是你说不明 白的,你并不真的理解那个知识。
  6. 主动听取不同的声音,避免陷人“确认信误”。偶尔见识一些伟大的山川景色或者了不起的艺术作品,让自 己产生 一点敬畏感,有时候能让你更谦进。
  7. 不过更好的办法是建立互相关心、合作互信的人际关系,你 有充分的安全感,才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改变自己的想法。

日常做事系统

不要被小事击垮

逻辑脉络

击跨人的小事

why write

why writing

原文地址

Why write an essay when you can type a few words and have AI generate one for you? Why write an email when AI can auto-respond for you with all the typical pleasantries and talking-points?

While AI doing these things for you is likely to happen, it’s not necessarily a good thing. Even when these tools exist, they are not a replacement for writing.

Writ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you realize that you do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Importantly, writing is also the process by which you figure it out.

Writing about something teaches you about what you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and how to think. Writing about something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learn about it. Writing is not just a vehicle to share ideas with others but also a way to understand them better yourself.

Paul Graham put it this way: “A good writer doesn’t just think, and then write down what he thought, as a sort of transcript. A good writer will almost always discover new thing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re is another important element to writing that often gets overlooked. Writing requires the compression of an idea. When done poorly, compression removes insights. When done well, compression keeps the insights and removes the rest. Compression requires both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which is one reason writing is so important.

Great writing requires you to position your idea in a way that will resonate with the reader. Average writers start with what they want to say without considering how it will land with the reader. Great writers understand the journey starts with what the reader desires. Think of the difference as starting at the beginning or the end of a maze. When you start at the beginning, you have to convince people the path is the right one. When you start at the end, they already know you’re taking them where they want to go.

In a world of average writing available on demand, every organization will start communicating like a big on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will change for the worse. If you’ve ever read a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you understand how a lot of words can say nothing. Bandwidth will be filled with common ideas, verbose communication, and ambiguous jargon.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will become even more of a substitute for thought than it already is.

Many things can be done by tools that write for you, but they won’t help you learn to think or understand a problem with deep fluency. And you need deep fluency to solve hard problems.

A world of common thinking available on demand will tempt people to outsource their thinking and disproportionately reward people who don’t. In the future, clear thinking will become more valuable, not less.

一言以蔽之 写作本身是一种清晰的思考的过程

写作是与自己的对话

写作的难点只有2个: 开始写 & 不要停

368复机

​ 368复机

​ “368复机,密码,爱你一万年”

​ 一 ​

​ 点了一份奶茶,却迟迟没有送来

​ 或许是这座城市太大

​ 形形色色的人,稀奇古怪的事

​ 总有一个理由,让他在半途停下

​ 电话打来,以为奶茶到了

​ 外卖小哥告诉我,他被交警抓捕了

​ 我不说话,并不是在怪他

​ 又有谁能逃一辈子呢

​ 二 ​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任何东西都会有一个期限,沐浴露会过期,凤梨罐头会过期,就连保鲜纸也会过期,

​ 我开始怀疑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或许是太过勇敢的缘故,我再次向她发起邀约

​ 一个人在家继续看电影

​ 可能是因为电影的时间太短了

​ 还是没有回复我的消息

​ 我以为她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过期

​ 可过期的不是那罐凤梨,过期的是我

三 ​

早上八点起床

​ 晚上十二点睡觉

​ 你问我中间发生了什么

​ 被王家卫抽帧抽走了

​ 四 ​

​ 有人说,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拒绝别人。可我总是慢半拍

​ 她点了一份烤肉饭

​ 刚认识她时,她说她只喜欢吃烤肉

​ 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什么对同一个食品这么有执念

​ 很久以后才明白,有执念的不是她,而是我

​ 反复问相同的问题,却期待得到不同的答案

​ 五 ​

​ 我戴上我的AirPods

​ 却发现它已经发不出声音

​ 约好售后的维修

​ 但有些东西坏了

​ 就算修好了

​ 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 六 ​

​ 其实没有什么文艺中二的话

​ 只是有些话

​ 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心里话

​ 七

​ 这座城市总是下雨

​ 在五月七日的早晨

​ 我看见一个女人拿着伞在雨中奔跑

​ 我想她和我一样

​ 不想让伞淋雨

​ 八 ​

​ 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

​ 人们都打着花花绿绿的伞

​ 伞很可怜

​ 不仅要被雨打

​ 还要被人打

​ 九 ​

​ 中学的时候喜欢看意林之类的杂志,

​ 里面的作者用乱七八糟的理由跑去旅游

​ 然后说“阻碍你脚步的永远只有逃离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

​ 我觉得太对了,可惜 12306 付款方式里没有勇气和热爱,不知道是不是下了盗版。

​ 十 ​

​ 宿舍里的水龙头坏了

​ 一直在滴水

​ 如果水龙头也有感情的话

​ 他今天一定很难过

​ 十一

​ 我写的东西

​ 没有逻辑

​ 像现实一样

​ 十二

​ 我消息总是群发

​ 等一份回复会因为没有结果而无奈

​ 发的太多

​ 才会忘记自己在等什么

​ 十三

​ 老是喜欢给师弟师妹们指点这指点那

​ 列出一大堆东西

​ 想要好好告诉他们要好好学好

​ 其实是在列自己的后悔清单

​ 十四

​ 群里的老哥都在讨论拿了多少个offer

​ 能拿多大的包

​ 明年的时候

​ 我估计也能拿个美团的offer

​ 只不过是骑手岗的

​ 我电动车骑的还不错

​ 听说下雨天能加钱

​ 加油

​ 有一点为生活奔波的感觉了

​ 十五 ​

​ 小学的时候

​ 老师总要求写周记

​ 我不喜欢

​ 每次只写几个字

​ 到了现在

​ 却开始写起了日记

​ 因为

​ 我不想让我的记忆罐头过期

​ 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期

​ 我希望是一万年

​ 十六

​ 电影的台词该如何分析,我不知道。

​ 就如同中学时代,语文考试里的阅读理解一样,

​ 说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 可总因为和标准答案不同

​ 扣我很多分

​ 所以

​ 哪里有标准答案